“雅韵重阳 乐学敬老”——2025年长春市首届老年教育教学成果汇报展演圆满成功

日期:2025-11-05 浏览:345 作者:长春开放大学

为弘扬“孝亲敬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集中展示长春市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成果,探索“传统节日+老年教育”的创新融合模式,10月29日(重阳节)下午,“雅韵重阳 乐学敬老”暨2025年长春市首届老年教育教学成果汇报展演在欧亚卖场(印度洋厅)温情启幕,来自全市11个主城区的30支老年队伍、近500位老年学员用精彩演绎书写银龄风采。

本次展演活动由长春开放大学(国家老年大学长春分部)与长春市民政局、吉林省文化发展研究会联合主办;由长春开放大学(国家老年大学长春分部)老年教育学院、吉林省文化发展研究会桑榆汉服专委会携手承办;欧亚卖场、招商银行长春南湖大路支行、吉林广播电视台乡村广播、长春广播电视台FM88.0、长春广播电视台FM90.0倾情协办。

吉林省文联副主席赵志强、吉林省文旅厅原副厅长朱勇、吉林省委巡视组原副组长李铁龙、长春开放大学(国家老年大学长春分部)党委委员、副校长高月、长春市民政局老龄工作处处长丁永、吉林省文化发展研究会理事长常雅维、副会长韩山寺、秘书长王之光、长春市民政局三级调研员王文亚、吉林省社区老年大学党支部书记张丽、长春开放大学(国家老年大学长春分部)老年教育学院副院长孟沙沙、吉林省文化发展研究会桑榆汉服专委会主任赵燕平、吉林省老年公益活动形象大使兼长春市十大最美老干部刘德玖、吉林广播电视台乡村广播制作人姚慧宇、长春广播电视台FM88.0营销总监郑超等16位嘉宾莅临现场,与市民共同见证这场兼具文化厚度与情感温度的成果盛宴。

本次活动分为“古韵流芳,礼敬传承”“爱满重阳,温情永续”“金色芳华,银龄生辉”三个篇章,涵盖太极扇、朝鲜族舞蹈、诗朗诵、非洲鼓、原创吉剧、汉服舞蹈、戏演壁画等品类丰富的节目,舞台上演员情绪饱满,舞台下观众喝彩不断,现场暖意与笑意交织,形成浓厚的节日氛围,充分展现老年学员的艺术素养与精神风貌。

活动中“敬菊花茶、献重阳糕”互动环节尤为暖心,身着汉服的工作人员向70岁以上老年长辈奉上菊花茶与重阳糕,将“敬老”情怀转化为可感知、可触摸、有温度的实际行动。既强化了“以情暖人”的重阳主题,更让“乐学敬老”的理念突破舞台边界,内化成为一座城市温暖的精神底色,深刻诠释了老年教育“以文化人、以情育人”的初心使命,是新时代尊老爱老的文化传承的生动实践。

本次活动获得省、市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与连续报道,长春新闻、守望都市、吉林广播电视台乡村广播、长春广播电视台FM88.0、长春广播电视台FM90.0、长春广播电视台FM99.6、城市速递等7家媒体深度聚焦、全程跟进,通过多平台、多时段传播,全面展现活动盛况与银龄风采,形成立体传播声势,有效提升了活动的公众认知度与社会参与感。同时,通过长春开放大学(国家老年大学长春分部)视频号、抖音号、快手号三个平台同步直播,线上观演人数达4576人,点赞高达3.2万,线上观众热情互动,社会影响广泛。现场观众反响热烈,有市民动情表示:“这场演出让我看到老年生活的另一种可能,原来银龄生活可以过得如此精彩 ”。媒体视角下的展演,不仅是老年教育教学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成为传播“积极老龄观”和“终身学习”理念的重要窗口,进一步激发了社会各界对老年教育的关注与认同,让“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理念深入人心。

本次展演以“传统节日+老年教育”为创新载体,实现了文化传承与教育养老的深度融合。重阳节从“孝亲敬老”的传统内涵,升华为“老有所为”的时代实践,完成了从“学有所得”到“价值绽放”的跨越。这一模式充分彰显长春开放大学(国家老年大学长春分部)在构建服务型老年教育体系中的前瞻性探索。展望未来,学校将依托“63366”品牌体系,聚焦“活动有舞台、生活有价值、服务有温度”的核心目标,持续优化课程供给、深化社会协同,推动老年教育从“满足需求”向“引领价值”迈进,从“服务个体”向“贡献社会”拓展。以更有温度的服务、更有特色的模式、更有格局的实践,全力打通终身教育体系的“最后一公里”,为推进长春市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温暖而坚定的“银发力量”。


初审:孟沙沙

复审:张海昶

终审:明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