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首届“课程思政微课大赛”的通知
日期:2022-03-07 浏览:636 作者:长春开放大学
长电大教发[2022]4号
各分校、学习中心、教学系: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和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提升我校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质量推进我校人才培养,决定举办长春广播电视大学“首届课程思政微课大赛”。此次大赛旨在举全系统之力,聚多方智慧,开创课程思政育人新局。请各分校、学习中心积极参与、精心组织,具体要求如下:
一、大赛目标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本届大赛以全面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技能为着力点,以系统联动多层级选拔比赛为主要方式,选树一批具有较强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的教师,建设一批“课程思政微课程”,形成独具特色、育人效果良好的示范课程,发挥其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实现价值引领、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有机融合,促进学生思想素质、职业道德与业务技能有效提升。
二、比赛程序
本次大赛分为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进行。
(一)预赛阶段
各分校、学习中心、教学系进行预赛并做好预赛组织工作。通过预赛,每个教学系(分校、学习中心)推选5—10 个作品参加决赛。5月10日之前,教学系(分校、学习中心)将长春广播电视大学“首届课程思政微课比赛”参加决赛作品汇总表”(电子版和纸质)及参加决赛教师的微课视频(电子版)、课程思政微课教学设计(电子版和纸质)(附件2)提交至教务科研处。其中:微课视频:以“教学系(学习中心)-微课(知识点或技能点等)标题-作者”命名;课程思政微课教学设计:word文档,以“教学系(学习中心)-微课(知识点或技能点等)标题-作者”命名。
(二)决赛阶段
决赛由大赛组委会组织,大赛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务科研处。组委会将组织和聘请专家对参赛课程进行评审。决赛时间初步定在6月份。
各分校、学习中心、教学系高度重视大赛工作,指定专门人员负责,认真组织广大教师积极参加大赛。
三、参赛要求
(一)参赛对象
长春广播电视大学办学体系内专、兼职教师。政治立场坚定,遵纪守法,师德师风优良,不存在学术不端等问题,五年内未出现过重大教学事故。省校课程责任教师必须提交1个微课程参加教学系的预赛。
(二)参赛课程
长春广播电视大学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所选课程须为参赛者讲授的课程。
(三)内容要求
⒈参赛内容应紧密围绕教学目标,找准课程思政切入点,深入挖掘该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将其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设计简短、完整的教学环节,教学目标明确,思政元素清晰。
2.参赛内容须能真实反映教师本人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的先进经验,且有利于后期开展学习和推广。
3.参赛内容必须是参赛教师的原创,严禁照搬照抄,如有政治原则性错误和学术概念性错误,一经发现,取消该教师的参赛资格;课程中引用的图文等资料应注明出处,如引起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由参赛作者承担责任。
4.各参赛教师认真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方案(见附件2),参照评分标准(见附件3)合理安排微课程教学环节,充分合理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及设备设计课程。
5.参赛作品时长在10分钟左右为宜(视频最长不超过15分钟,鼓励简明易懂、短小精悍、特色鲜明的微课作品)。教学视频要求图像清晰流畅、构图合理、声音清楚,能展示教师良好的教学风貌。视频片头显示课程名称—微课(知识点或技能点等)标题、作者和单位,主要教学环节有字幕提示。建议格式为MP4。
四、大赛奖项设置
学校将以此次比赛的最终结果作为绩效考核、职称评定、教学团队评选等工作的重要指标。学校将对获奖课程予以奖励。
奖项设一等奖5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10个,其余为优秀奖。
五、大赛参赛办法
⒈参赛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参赛汇总表(附件1)统一报送到大赛组委会,要求文字版(盖部门章)和电子版各一份。
⒉报送地点:教务科研处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刘春艳
电 话:0431-82857773
附件:
1.长春广播电视大学“首届课程思政微课比赛”参赛作品汇总表
2.长春广播电视大学“课程思政微课教学设计”
3.长春广播电视大学课程思政微课比赛评分细则
长春广播电视大学
2022年3月4日
附件1:
长春广播电视大学“首届课程思政微课比赛”参赛作品汇总表
分校、学习中心/教学系(盖章)
附件2:
课程思政微课教学设计
分校、学习中心/教学系:
注:课程类别限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附件3:
长春广播电视大学课程思政微课比赛评分细则